※什麼是良好的溝通?我提供以下的建議:
2. 要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。
有時候,講話不清楚,變成只有「溝」而沒有「通」。不知各位有沒有這樣說過:「我不用說,你也知道!」難道先生是妳肚裡的蛔蟲,這樣有默契?我相信很少人能達到這種境界。或者有人認為說了你也不知道,乾脆就不說,這些都是消極的做法。
我知道很多男人不喜歡太太嘮叨,可是我常告訴男人:「太太會嘮叨,男人要負一半的責任」,因為很可能是,你沒有好好的聽,或是你有聽,沒有懂;所以太太要耳提面命的再三提醒你,直到你知道了,什麼叫嘮叨?
例如,講一次先生就知道了,妳卻講了兩次,講兩次先生就知道了,妳卻要講三次,這就算是嘮叨了。一般以為女人比較嘮叨,可是男人不單會嘮叨,有些男人嘮叨起來更教人受不了,至少我遇見過最嘮叨的人是一位男士,他說話不但冗長,還經常重複,有時看見別人不耐煩聽他的,他竟然會大聲說:「不是我嘮叨,我是關心大家,所以我再重複一遍!」
溝通有五種層次,溝通若能進入更深的層次,彼此間建立的關係就更親密。
第一種是「打招呼式」,兩人相見互道:「早安」「你好」,這是很基本的見面禮貌,有時我們和陌生人見面也會打招呼。
第二種是「報告式」,例如,妳今天聽了什麼演講,什麼消息,告訴妳的先生;先生下班回來,告訴妳上班時發生了什麼事,這是資訊的互通。
第三種是「意見式」,妳可以將對一件事的看法表達出來,這是一種雙向的溝通。如果以電視節目為例,新聞報導是報告式的,座談會就是意見式的,為什麼呢?因為大家意見講出來,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溝通。
第四種是「感受式」的溝通。第二種和第三種是屬於談事情、觀念、理論、思想的溝通,可是,人與人之間可貴的是:人有感情,所以要談出自己的感受,例如,我舒服不舒服、我討厭或高興,要能說得出來,或許,男人天生比較不容易將感受表達出來,如果是這樣,妳更應該小心兩件事情,第一件事,就是不要讓先生更不敢表達感受,有的男人還沒有表達完他的感受之前,妳已經做了強烈的回應。
坦白講,如果妳的先生能在妳的面前,把他的感受講出來,甚至於哭出來,或很生氣,妳應該很珍惜,他終於比較像一個人了。或許文化上的關係,男人和女人不同,女人用哭來表達感受,好像比較容易被接受,男人很可能用行為來表達他的感受,譬如:先生下班回來,妳看到他那張臭臉,就應該知道他不高興,這時候就不要再問他是否不高興?反而要泡杯茶給他喝,他會覺得很高興,認為自己沒有說,妳就已經知道;事實上他的不高興已在臉上表現出來了。他會認為妳很體貼,很關心他,回應的動作又做得很好,有些男人確實是比較需要這種方式。
第五種是「關愛式」的溝通,這種溝通可以強化夫妻之間的感情,例如關愛的言語--我喜歡你、謝謝你、我愛你等……有位太太怪她的先生,從結婚到現在,從來沒有說過一句:「我愛妳!」,她已經期待了七年。我問她:「妳先生是做什麼的?」她說先生是按時上下班的公務員。我就反問她:「難道妳沒發現,他這七年來都是用準時下班來表達對妳的愛嗎?」;我又問她:「妳先生喜歡幫忙做家事嗎?」她說:「喜歡呀!有時候買菜,有時候連衣服他都洗。」我再問她:「妳先生的胃口如何?」她說:「他胃口好得不得了,每天都把菜吃光光」我說:「就是嘛!妳的先生這七年來,每一天都用行動來表示對妳的愛。」男女確實不同。
不過我也常勸告男士,有的時候,「愛」要用言語表達出來。我認為很多夫妻,結婚之前很厚臉皮,結婚之後卻很愛面子甚至好害羞,不知道是為什麼?其實,夫妻之間是最不要講面子的。
今天大家都穿得很體面,假設有個人穿著背心,甚至打著赤膊,那麼你一定會認為這個人瘋了,可是你有沒想過,你和你的先生或是太太,在床上時是怎樣的?說得更明白一點,是不可見人的,但是在夫妻關係裡,是一件美好的事,這就是夫妻關係嘛!為什麼連這都不覺得是一回事,有些事卻覺得很不好意思?所以我說這是一種不太恰當的顧忌,有時候反而限制了表達的機會。
有時候一方面表達了,另一方的回應也要很小心。有一位先生從南部出差回來的時候,想到明天是和太太結婚十週年的紀念日,於是買了一件包裝得很漂亮的毛線衣要送給太太。你們猜,太太的第一句話怎麼問?「多少錢!」先生很高興太太問這句話,因為他自己不好意思說,當時的他已做了經理,經濟能力也不錯,第一次買這麼有份量的禮物給太太,就很得意的對太太說:「五千六!」請問,這位太太下一句說的是什麼?「你一定是給那位專櫃小姐迷住了,才會這樣亂買!」這位先生聽了差一點昏倒,氣得恨不得拿剪刀把毛衣剪掉。
所以,愛的表達一定要有愛的回應;男人不要怕說甜言蜜語的話,女人也要懂得珍惜,懂得鼓勵,相信愛的學習才能漸漸使人更成長。
| 1 | 2 |